三是推动机动车污染防治,发改委会同环保部等12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车油路统筹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案》,用系统办法推动机动车污染防治。
利马会议需要推动有关方面对此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针对中美联合声明,苏伟表示,中美联合声明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两国行动方式有所不同,美国以发达国家的方式行动,中国则以发展中国家的方式行动。
中国需要发展经济,更需要提升相当数量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同时,我们也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式和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倡低碳生活,追求可持续发展。关于中国自主贡献目标,苏伟表示,中国正在为公布自主贡献目标做准备,目前正处在评估调查阶段,有望在明年年初最晚上半年向全球公布。他表示,中国代表团为推动利马会议取得积极进展而来,利马会议对明年巴黎会议能否达成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新协议至关重要。中国参加利马气候变化大会代表团副团长、首席谈判代表、气候司司长苏伟4日在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正在为公布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目标做准备,目前正处在评估调查阶段,有望在明年年初最晚上半年向全球公布。关于资金问题,苏伟表示,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目前发达国家对绿色气候基金注资的承诺还不到100亿美元,不及目标的十分之一,并且目前还没有清晰的路线图和实现路径。
苏伟在采访中介绍了中国代表团的基本立场和对利马会议的期待。自德班会议以来,各方一直在为巴黎会议达成一项涉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支持、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关键要素的新协议而不懈努力,利马会议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努力确保这些要素包含在最终协议草案中山西省则在酝酿将新能源汽车纳入省市政府采购目录,此外还将通过创新保障服务体系等措施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电池占据新能源汽车成本大部分比例,这也成为其售价昂贵的重要原因,从而掣肘了消费。在此背景下,多地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正在形成联盟,试图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比如深圳、合肥等地都有比较好的汽车企业,政府将会大力执行国家和当地的补贴政策,包括接下来可能会有停车费的减免或者高速公路费优惠政策,还有充电设施的补助等措施;另外有些地方政府虽然当地没有龙头车企,但或许会引入比较有实力的综合运行方案,比如把当地的电动车运营交给某家公司,同时把当地市场出让给这家公司,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政府的目标。如果四川这种全新模式成行,消费者购买成本将大大降低,且只需要15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整个充换电动作,使用的便捷性也将大大提高。
比如,将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融资、保险、租赁、物流、售后服务、二手车交易等服务体系;探索公交车、出租车、公务用车的新能源汽车租赁运营模式;推进融资租赁、充换电服务等多种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完善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与回收再利用等配套服务体系等。对于多地下一步的政策走向,专家分析,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区别。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日前就发布了车易充APP。模式创新中,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成为一大特色。更多扶持措施陆续出台据悉,2011年-2014年新能源汽车达到了数倍增长,虽然10月份环比出现下降,但如果11月的数据保持1万辆以上,可以判断新能源汽车在2015年每月保持1万辆销售是大概率事件。以上海为例,由于上海此前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系列扶持政策即将到期,目前上海正在就以前的政策进行修改和完善,比如对于充电桩进小区遇到的瓶颈问题正展开针对性研究。
以上海为例,资料显示,2013年到2015年上海将实现13000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标;而截至今年10月,上海新能源车保有量仅为6091辆,完成指标尚未过半商用车生产28.64万辆,环比增长1.31%,同比下降11.69%;销售27.83万辆,环比下降3.22%,同比下降14.89%。其中:重型货车产销5.03万辆和5.13万辆,环比下降7.28%和5.77%,同比下降16.19%和15.33%;中型货车产销1.93万辆和2.01万辆,环比增长2.95%和0.45%,同比下降11.14%和7.90%;轻型货车产销12.60万辆和11.70万辆,环比增长13.97%和4.83%,同比下降16.96%和24.64%;微型货车产销4.44万辆和4.49万辆,产量环比增长3.65%,销量下降0.05%,产量同比下降3.22%,销量增长1.28%。资料来源:中汽协1-10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1024.40万辆和1003.95万辆,同比增长4.98%和3.45%;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153.76万辆和149.90万辆,同比增长52.55%和49.5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324.22万辆和317.18万辆,同比增长35.78%和33.68%;交叉型乘用车产销112.01万辆和115.41万辆,同比下降17.90%和16.01%。
10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108.74万辆和105.25万辆,环比下降0.49%和1.35%,产量同比增长3.63%,销量下降0.62%;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18.63万辆和18.43万辆,环比增长10.13%和9.60%,同比增长32.83%和36.28%;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39.77万辆和38.73万辆,环比增长7.02%和8.56%,同比增长44.06%和36.29%;交叉型乘用车产销8.64万辆和8.48万辆,环比下降4.92%和18.67%,同比下降31.51%和33.37%。1-10月,汽车产销增速继续小幅回落。
其中乘用车产销1614.39万辆和1586.44万辆,同比增长11.20%和9.76%;商用车产销312.62万辆和312.37万辆,同比下降6.30%和7.08%。其中:大型客车产销6.30万辆和6.32万辆,同比增长2.69%和3.48%;中型客车产销6.19万辆和6.17万辆,同比下降13.32%和11.99%;轻型客车产销35.27万辆和35.36万辆,同比增长11.64%和12.11%。
货车产销24万辆和23.33万辆,环比增长6.01%和1%,同比下降14.09%和17.27%。所以,现在就担心新能源汽车未来产能过剩的问题,还为时过早。在传统汽车方面,2014年10月,汽车产销形势总体稳定,当月产销均超过190万辆,产销同比保持小幅增长。10月,汽车生产204.42万辆,环比增长1.85%,同比增长6.69%;销售198.72万辆,环比增长0.18%,同比增长2.82%。商用车产销方面,10月,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客车产销下降较快,货车呈小幅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产销微增,货车降幅依然明显。其中:乘用车生产175.78万辆,环比增长1.94%,同比增长10.43%;销售170.89万辆,环比增长0.76%,同比增长6.43%。
1-10月,汽车产销1927.01万辆和1898.81万辆,同比增长7.93%和6.58%。乘用车方面,10月,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交叉型乘用车和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有所下降,其他品种呈一定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交叉型乘用车产销依然呈较快下降,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量增速略低,销量小幅下降,其他品种产销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中汽协1-10月,客车产销47.76万辆和47.85万辆,同比增长6.45%和7.15%。鉴于此,目前主要的车厂对待新能源汽车的态度也还相当的谨慎,有的车厂还仅仅停留在观望阶段,有的开始量产,但生产线还是和传统汽车混合在一起进行,且产量规模都相当的小。
其中:大型客车产销0.54万辆和0.53万辆,环比下降33.63%和32.77%,同比下降2.99%和4.72%;中型客车产销0.68万辆和0.59万辆,环比下降15.29%和21.10%,同比下降12.15%和22.40%;轻型客车产销3.42万辆和3.38万辆,环比下降14.75%和18%,同比增长8.05%和6.14%。对此,11月14日在中汽协月度信息发布会上,董扬表示,这样的担心其实也没有必要,因为与传统汽车行业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技术变革非常快的产业,今年的技术,几年后可能就被市场淘汰了,这些项目也就无法转化为最终的产能。
随后很快就有媒体指出,未来五六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模将超550万辆,远超出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应警惕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其中:重型货车产销63.93万辆和63.37万辆,同比增长3.49%和0.95%;中型货车产销20.25万辆和20.33万辆,同比下降16.78%和16.58%;轻型货车产销137.77万辆和137.38万辆,同比下降12.99%和13.97%;微型货车产销42.91万辆和43.44万辆,同比下降3.20%和2.73%。不久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曾呼吁,虽然新能源汽车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但也不要盲目上大项目搞大跃进。10月,客车产销4.64万辆和4.50万辆,环比下降17.57%和20.46%,同比增长3.20%和0.01%。
货车产销264.86万辆和264.52万辆,同比下降8.28%和9.26%商用车产销方面,10月,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客车产销下降较快,货车呈小幅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产销微增,货车降幅依然明显。
货车产销264.86万辆和264.52万辆,同比下降8.28%和9.26%。商用车生产28.64万辆,环比增长1.31%,同比下降11.69%;销售27.83万辆,环比下降3.22%,同比下降14.89%。
所以,现在就担心新能源汽车未来产能过剩的问题,还为时过早。10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108.74万辆和105.25万辆,环比下降0.49%和1.35%,产量同比增长3.63%,销量下降0.62%;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18.63万辆和18.43万辆,环比增长10.13%和9.60%,同比增长32.83%和36.28%;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39.77万辆和38.73万辆,环比增长7.02%和8.56%,同比增长44.06%和36.29%;交叉型乘用车产销8.64万辆和8.48万辆,环比下降4.92%和18.67%,同比下降31.51%和33.37%。
货车产销24万辆和23.33万辆,环比增长6.01%和1%,同比下降14.09%和17.27%。其中:大型客车产销6.30万辆和6.32万辆,同比增长2.69%和3.48%;中型客车产销6.19万辆和6.17万辆,同比下降13.32%和11.99%;轻型客车产销35.27万辆和35.36万辆,同比增长11.64%和12.11%。其中:乘用车生产175.78万辆,环比增长1.94%,同比增长10.43%;销售170.89万辆,环比增长0.76%,同比增长6.43%。资料来源:中汽协1-10月,客车产销47.76万辆和47.85万辆,同比增长6.45%和7.15%。
随后很快就有媒体指出,未来五六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模将超550万辆,远超出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应警惕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1-10月,汽车产销增速继续小幅回落。
其中:重型货车产销63.93万辆和63.37万辆,同比增长3.49%和0.95%;中型货车产销20.25万辆和20.33万辆,同比下降16.78%和16.58%;轻型货车产销137.77万辆和137.38万辆,同比下降12.99%和13.97%;微型货车产销42.91万辆和43.44万辆,同比下降3.20%和2.73%。乘用车方面,10月,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交叉型乘用车和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有所下降,其他品种呈一定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交叉型乘用车产销依然呈较快下降,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量增速略低,销量小幅下降,其他品种产销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其中:重型货车产销5.03万辆和5.13万辆,环比下降7.28%和5.77%,同比下降16.19%和15.33%;中型货车产销1.93万辆和2.01万辆,环比增长2.95%和0.45%,同比下降11.14%和7.90%;轻型货车产销12.60万辆和11.70万辆,环比增长13.97%和4.83%,同比下降16.96%和24.64%;微型货车产销4.44万辆和4.49万辆,产量环比增长3.65%,销量下降0.05%,产量同比下降3.22%,销量增长1.28%。其中:大型客车产销0.54万辆和0.53万辆,环比下降33.63%和32.77%,同比下降2.99%和4.72%;中型客车产销0.68万辆和0.59万辆,环比下降15.29%和21.10%,同比下降12.15%和22.40%;轻型客车产销3.42万辆和3.38万辆,环比下降14.75%和18%,同比增长8.05%和6.14%。